首页 / 时尚搭配 / 宁波培罗成集团创始人史利英去世(培罗成集团董事长)

宁波培罗成集团创始人史利英去世(培罗成集团董事长)

暮春的街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香樟树叶随风盘旋,沉入泥土,透着丝丝哀伤。5月1日凌晨,宁波培罗成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全国“三八”红旗手, 中国杰出创业女性,首批魅力女浙商 ,宁波市女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史利英逝世的噩耗传来,人们震惊、痛惜,止不住的潸然泪下。她要永远地离开这片创业的土地、深爱的家园,离开我们相亲相爱着的女企业家这个光荣的群体了,离情悠悠,恨思绵绵。

史利英生前照

矢志弥坚“红帮梦”

作为与中国改革开放共同成长的第一代杰出创业女性,中国民营经济的先行者 ,在宁波有谁不知道培罗成?有谁不知道女企业家中的大姐史利英?1984年,41岁的史利英毅然决然走上了创业的道路,东拼西凑了1000块钱,领着村里的19名妇女自带缝纫机办起了鄞县江六化纤劳保用品厂,由加工劳动用手套、饭单到加工西服。1985年,培罗成品牌创立,第一件培罗成西服诞生。

1992年,史利英以超前的意识提出了“利用名牌培罗成西服效应发展职业服装”的经营策略,将培罗成西服定位在零售市场和职业装市场两条路发展,开辟职业装市场,首创“店铺定做”品牌西服。正是这一独具匠心的思路,为培罗成的发展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石。就在培罗成在服装领域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她又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宽广的市场领域,让企业转型升级,赋予新的生机。目前,培罗成集团已经涉足印刷、金融投资、地产等领域,显示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的智慧。

对于企业发展,史利英有一套独特的管理哲学。她把企业比做大家庭,待企业员工如同自己的子女。不但照顾员工的利益,还照顾他们的家庭,将培罗成一千员工,当做三千员工看待。

史利英和她的儿子们

培罗成在企业发展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培罗成的“二代传承”亦是有口皆碑的标杆范例。在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她坚持企业治理与家族治理并重,以德为先、以善为本、以礼为敬,是她对企业接班人的谆谆教诲和严格要求。近年来,她的两个儿子从执行者转换成领导者,顺利接班,带领着企业不断发展。

30年的风风雨雨,这些骄人的成绩将永远铭刻在“魅力甬商”的丰碑之上,也激励着不断涌现和成长壮大着的女企业家群体。曾有人问,一个女人何必要这么辛苦,创业打天下应当是男人的事情。史利英却告诉我们:“真正的男女平等在于女性也要实现自身的价值!” 她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奋进。

达则兼济天下

曾有人说,“一个企业家的最高境界就是慈善家。”史利英一直是这么做的。她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诠释了商业经营的意义。

怀揣感恩的心,在做大企业、大力发展当地经济、解决大量就业人员的同时,史利英始终不忘对员工和社会的回报。饮水思源,辉煌背后,她一直以一颗善良真诚的爱心回馈社会。为村里修路造桥整河岸、资助农村妇女、老人劳动及养老保障费用,积极参加鄞州区每年举行的“慈善一日捐”活动,慷慨捐助予社会公益事业:1998年长江洪灾,向灾区捐款166万元;2002年起连续三届向宋庆龄基金会捐款450万元用于青少年儿童事业;2003年在鄞州区慈善总会设立200万元“培罗成慈善扶贫基金”;捐资100万元在江西建希望小学;捐资50万元捐建贵州培罗成希望小学;与上百名贫困大学生结对,帮助他们完成学业。2009年7月18日,培罗成集团成立二十五周年之际,史利英主动向鄞州区慈善总会提出个人建立1000万元“史利英助学奖学基金”,每年增益收入用于扶助全区贫困学子完成学业,奖励优秀学生,该基金已成为目前鄞州区最大一笔个人捐赠并冠名的慈善助学基金。

建立1000万元史利英助学奖学基金

“我当初也是拿着国家助学金读完初中的,因此深知知识才是无限的财富,我希望他们能够安心地上学,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正是这样的一番亲身经历,使得史利英一直把知识比作人生最大的财富,这也是她为什么要在慈善事业中,以个人名义建立各种助学奖学基金,每年用增益的收入来扶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这么多年来,史利英累计向社会捐款已达数千万元,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彰显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她的这份爱心深深影响了所有女企业家,我们向她的一生行善致敬。

出席培罗成少数民族资助开班仪式

捐资助学

心系协会显真情

作为宁波市女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史利英一直挂心协会工作,她处事低调,甚少出席其它社会活动,但总是倾情参加宁波女企业家协会活动,她举办“培罗成有约”和企业家姐妹探讨宁波这座幸福城市的幸福生活。70岁高龄还参加协会在厦门大学举办的女企业家高端培训班,与大家共话经营之道,管理之法,传承之要。也常爱与姐妹们唠唠嗑,劝告女企业家们要放慢节奏,告诫年轻女企业家们眼睛睁大防范风险。她总是那样充满活力,她的积极、 乐观、智慧、热情和大爱情怀时时感染人们,大家称她为可敬、可亲、可爱的“三可大姐” 。她为人真诚,总是毫无保留地传授她的创业经验,古道热肠地为姐妹们提供帮助,真知灼见地为协会工作出谋划策,深得女企业家的尊敬和爱戴。

举办“培罗成有约”

参加宁波市女企业家协会五届十一次理事会

参加宁波市女企业家协会六届二次理事会

2013年12月20日,宁波市妇联、宁波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启动宁波女企业家123圆梦行动。史利英是宁波女企业家123圆梦基金的积极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她在第一时间带头认捐70万元,和会长高屏及秦三妹、裘兰芳、周建平、任何芬等女企业家全力推进引领协会会员广泛参与,踊跃捐款,并冒着高温深入灾区和贫困地区,亲自把善款送达受灾的创业女性和寒门学子手中。目前,圆梦基金认捐规模累计达680万元,累计发放助学金、助创金、救灾金共计179万元,受益创业女性、寒门学子、受灾女能手共108人。2015年,宁波女企业家123圆梦行动荣获第四届“宁波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奖。

慰问台风受灾创业女性

受助学生向爱心女企业家史利英献花

史利英,用自己的一生书写着一位女性、一位女企业家的精彩篇章,她的为人处事、艰苦创业、基业传承均为后人留下了丰碑,也激励着无数女企业家的成长发展。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 虽然史利英大姐离开了我们,但大姐的创业创新精神、大爱情怀和高尚品格将永远留存在这天地间,留存在我们心中。

【延伸阅读】

2006年宁波晚报记者曾专访史利英,无论是做企业、还是做女人,史利英都有自己的思考和独到之处。今天,不妨再来读读这篇报道《史利英:魅力女强人,永远年轻心》,追忆这位值得我们敬佩的宁波女企业家。

从一名地地道道的农家媳妇,到如今拥有上亿元资产的董事长、“全国三八红旗手”,在她身上依旧能看到淳朴耿直、吃苦耐劳、豪爽热情的“草根”商人个性。这位服装界女强人,给人的印象更像是一位老母亲———亲切而又慈爱。“同为人之母,人之妻,没什么差别。”

“我学历不高,1985年办起培罗成的时候,是跌跌撞撞着进入服装领域的。”当时杉杉、雅戈尔都已经存在,培罗成就在“两座大山”的夹缝中生存下来,并渐渐成长。

如今,培罗成服饰已遍布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了全亚洲第一大职业装生产企业。史利英这位女强人,如何在“半边天”中脱颖而出?靠的又是怎样一种精神?

“衣服是需要人‘呵护’的”——关于培罗成情结

记者:作为培罗成的创始人,在这20多年时间里,你对培罗成品牌是否累积了很深的感情?

史利英:记得10多年前,有次坐轮船去上海,我看到一个小伙子因天气冷,和衣蜷伏睡在甲板上,但穿的竟是“培罗成”西服。于是我就托关系,替他买了铺位票,把他叫到有被子盖的三等舱休息。小伙子不解地问我,为什么对他这么好?我就告诉他,因为你身上穿的是“培罗成”品牌。说实话,那名小伙子穿着西服睡觉,让我很“肉痛”,因为西服皱过就没样子了,衣服也是需要人“呵护”的啊。

“不看剧情看着装”——关于研究服装的爱好

记者:服装款式千变万化,你是怎样琢磨的?又从什么渠道获得信息?

史利英:(笑)我家里堆满了录像带,我不看剧情看着装。因为这样既能紧跟时尚,又可以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我觉得,佟大为(男明星)挺有衣架子的,女装方面张娜拉和陈好的穿着比较出挑,一个可爱,另一个有女人味。

还有,我平时看新闻时也注意到,播音员的手一般都放在前面。所以他们的服装在定制时,需要把袖子做得稍靠前。通过一系列观察,我还发觉一个人在二十、三十、四十岁时的体型都不同,衣服自然也得不同。像“领袖”人物的衣服,关键要做好“领”子和“袖”子。

记者:作为劳动密集型的服装企业,你怎样留住员工的心?

史利英:做服装最好有10年以上工龄,因为一套西装有100多道工序,每一道都很重要。

我坚持“厂以工人为贵,工人以厂为家”。2003年的时候,我们就规定:凡是10年以上工龄员工,都可享受企业出资的旅游。至今企业已有200多人享受过这项待遇。记得两年前我带领员工去香港旅游时,在机场恰巧碰到市委书记巴音朝鲁。他得知我们也是宁波来的之后,问我们的员工是否是高、中层干部?当得知都是来自第一线的工人时,连他都感到挺吃惊的。

“用人‘德’在先,‘才’在后。”——关于用人之道

记者:在用人方面,你采取什么原则?

史利英:我一直坚持“德”在先、“才”在后的策略,一个人只有拥有良好的品德才能发挥应有的才干。

在我们培罗成大楼进来的墙上,可以看到一句话:“如果你有智慧,请你发挥你的才智;如果你没有才智请你流汗;如果你不想流汗,那么请你离开。”在培罗成,只有真正有用之才,才能留下来。

“做女人要自立、自强。”——关于女性创业观

记者:作为一个女强人,你觉得自己的魅力何在?

史利英:做女人要自立、自强,任何事情都要靠自己,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不能有依靠他人的想法和做法,要做最真实的自己。但做了女强人,也不能锋芒太露。

现在我的两个媳妇都已经是培罗成的“元老级”员工,每天和普通员工一起认认真真工作,从不搞什么特殊化。

“企业不能一直家族化,需要智囊团”——关于家族企业管理

记者:培罗成还在不断成长,那么在今后的道路上,是否会延续现在的管理模式?

史利英:我作为第一代企业家,对企业充满了感情。如今两个儿子也大了,交班肯定是必然的事情。当初送两个儿子去日本学服装,想早日“子承母业”。

不过,企业不可能一直靠家族化生存,第二代企业家需要智囊团的帮助。我觉得企业不一定要做大,做精做强才是我所希望的。

理性、深度,关注小编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服装搭配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zdapei.com/secai/4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