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妹哪敢轻衣穿皮草啊,站那像狗熊,卧那像藏獒,躺那像野猪。也不敢轻易爬山,万一遇到打猎的呢?”“一穿上皮草,那叫一个显兽啊。”
以前皮草是时尚奢侈温暖并存,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观念的变化,它的地位开始逐渐下滑。
想买的人望而却步,质疑它是否真的值那个价。不想买的人则对它“随地大小骂”。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皮草从天上掉到地下呢?
一、东北“衣王”
提起皮草,大多数人都会联想到俄罗斯等地生产的高档衣物——貂皮大衣。皮草之所以会被视为珍贵的商品,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它本身的保暖性和保值性。
由水貂皮、狐狸皮或是波斯羔羊皮制成的皮草内部含有天然的隔热层,能够在寒冷环境中保持体温平衡。
至于皮草的保值性,由于其是一种比较稀缺且高质量的产品,所以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些该类制品如皮草大衣的市场价格曾一度达到数万元人民币。
尽管目前皮草的价格有所下降,但在一定条件下,这类衣物仍有可能成为一项投资工具。这就意味着购买者不仅可以享受到皮草带来的保暖效果,还能够在未来获得较高的收益。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要保证它的质量以及妥善保存的方法,才能让投资不会打水漂。
而这类服饰在咱们国家东北地区极具有特殊含义。作为一种传统的东北特产,“东北三宝”之一的皮草曾在清朝时期被誉为“衣王”、“冬装之王”。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皮草都被认为是富裕家庭才会拥有的奢侈品,尤其是在辽宁等地。那时候的人们认为拥有貂皮大衣是一件非常骄傲的事情,因为它代表着财富、权力和社会地位。
所以“东北人的爱情里可以没有钻石戒指,但一定不能没有貂皮大衣。”这句话在那个时代颇为盛行。然而随着时间流转,曾经风靡一时的皮草大衣却悄然褪去了原有的光彩……
二、“风靡一时”变为“偶有问津”?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摒弃过度奢华的生活方式,转而追求更为理性和绿色的价值观。在这种背景下,以往象征财富和地位的貂皮大衣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毕竟制作这种服饰的过程并不简单,人们必须要捕猎大量的貂鼠,但这一做法却会对野生动物造成严重威胁,甚至破坏生物的多样性。
貂鼠被捕杀后,它们身体的各个部位都会被分割出来进行鞣制和加工,这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
而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污染土壤和水源,并对环境造成严重损害。这些行为已经引起了环保主义者的强烈反对。随着人们对动物权益的关注度日益提高,穿真貂皮制品无疑会引发人们的反感和抵触。
并且这种衣物一旦变脏或者积满灰尘,便无法像其他衣物那样手洗或者机洗,只能送到干洗店。
正常的干洗费用一次大约在三百元左右,如果多洗几次的话,所花费的钱已经足够买一件新的貂皮大衣了,所以这类衣物的性价比并不高。
而近年来市场需求下降导致该衣物价格的下跌。伴随着现代机器技术的成熟,制作貂皮大衣已经变得相对容易,为了迎合消费者,许多商家不得不降低价格。
从最早的几万块到如今较好的两万为起点,再降低到一万以内,价格甚至还有几千元。而由于流通了大量价格便宜的貂皮大衣,所以人们穿皮草已不像以前那样有面子和具有独特感。
另外这类服饰的款式单一,没有那么多颜色和款式。虽然羽绒服、棉服、冲锋衣等在保暖性能上比不上貂皮大衣,但凭借轻便便捷清洁的特点而广受欢迎。
尽管购买貂皮大衣的人数减少了,但仍然有人仍钟爱着这类服饰。大家在挑选时也要特别注意选择毛发柔和而有光泽的皮草,毕竟优质的貂皮经过仔细裁剪和加工可以呈现出高贵典雅的质感。
伴随着全球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市场上正在出现更多的优质替代品供人们选择。
近几年来各大品牌开始推出仿皮革产品,这些采用高科技材料制造的产品不仅外观逼真,质地也十分舒适。
它们继承了传统皮草优良的特点,例如防风防水等特性,同时又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减轻洗涤维护的压力。
同时新兴的生物基纺织面料也在逐步进入大众视野。这类材质是由可再生生物质来源制成的,符合当下循环经济理念。
相较于传统的石油化学纤维,生物基面料具备更好的性能表现并且有利于地球的永续发展。那么皮草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兴起的呢?
三、“皮草”的崛起与兴盛
在我国传统服饰领域中,“皮草”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对其纹理精细度、色泽鲜艳度、保温性能等方面的要求较高。
早期的人类,生活在一个寒冷而原始的时代,他们在与自然环境斗争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驯养家畜,并使用骨骼制成的工具来切割毛皮。
这种技艺不仅帮助先民们抵御严冬,而且也为他们提供了漂亮的装饰用品。古代遗址中出土的各种陶俑及画像证明,当时的男女老少都有佩戴各种毛皮的习惯,可见当时毛皮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西元前2800年,一位名叫赫拉克利斯的伟大发明家发现了硝石能有效消除毛皮的味道和改善质地的技术——硝皮法。
这项伟大的发现彻底改变了毛皮制造业的发展进程。自此之后无论是谁都能轻易获得一件精美绝伦的毛皮材料。
而咱们国家自西周时期起,政府就高度重视“毛皮”产业的发展,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管理政策。
他们鼓励民间参与其中,引导产业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这就表明中国古代已经有了相当完善的硝皮法制革系统。
而在此之前殷商时期的比干就以其高超的兽皮制作技术和精湛的手艺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的制裘大师。
他的传说不仅展示了古人热爱美好事物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证实了毛皮加工在中国古代的重要性。
古人崇尚礼仪之道,认为精致优雅的打扮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和修养素质。所以在唐代之前的几个朝代里,“皮草”一直被宫廷及权贵阶层所垄断。
然而到了宋代以后,普通百姓也能接触到高品质的“皮草”,且将其视为高档饰品佩戴在身上,彰显身份与品位。
南宋初期,更是出现了一个专门从事皮革加工的手工业群体——“皮匠”和“貂鼠坊”。他们掌握精湛的技艺和独到的设计思路,通过对各种“毛皮”材料的加工处理,打造出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皮草艺术品。
另外皮匠们还利用大自然赐予的各种资源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皮革纹饰和图案,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观赏性和艺术感染力。
明清两代,“皮草”工艺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是宫廷内的皇室成员们纷纷效仿,导致了以皇宫为核心的高端“皮草”市场的繁荣兴盛。
“四大名皮”之一的紫羔绒便是当时备受推崇的产品,它以高雅尊贵的形象在市场上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另外羊皮、狐狸皮等其他种类的“毛皮”产品也被广泛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展现了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根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730年,古老的丝绸之路就已经出现了大规模的商品交易活动,其中包括了大量的优质“毛皮”制品。这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也是咱们国家古代对外经济交往的重要表现形式。
回顾古今中外关于“皮草”的发展历程,咱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这门古老行业的逐渐崛起,见证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文明进步和技术革新带来的种种成果。
这些精美的皮草作品犹如一部部无声的历史画卷,记录下了不同年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文景观,值得后世子孙借鉴和传承。
笔者认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动物权益和环境保护问题,这也导致了时尚界的重大变革。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皮草消费方面的抵制行动。
但关于是否应该完全禁止皮草消费仍存在争议。毕竟其作为文化象征具有一定的价值,但过度消费和不道德的生产方式对环境和动物造成了巨大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咱们应该提倡更加绿色和平等的生活方式,支持那些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品牌和产品。
皮草已经成为了一个过去时代的印记,如今更多地承载着情感上的回忆和文化的传承。但无论时间如何流转,人们都不应该忘记这一极具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