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内衣,冬季热销产品大全

“自发热内衣”:概念超越现实

——冬季畅销产品质量观察系列报告2

贾润梅实习记者

「德隆自发热」、「防发热、防静电」、「37度全身保暖」……各电商平台中,主打产品是「自发热内衣」 ”,轻薄不留痕迹,令人眼花缭乱。为了满足年轻人的需求,优衣库、茂人、洪都、尤布拉斯等不少品牌都在销售“薄而保暖”、“自发热”等“黑科技”内衣。

随着新一轮寒潮的到来,各地气温迅速下降,保暖产品尤其是“发热内衣”开始受到关注,今年销量持续强劲。不太厚的内衣真的会闷吗?保暖有科学依据吗?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冬季服装的“黑科技”

“加热黑科技是熬过冬天的秘诀。‘自热内衣’将皮肤产生的水分转化为热量,即使在冬天,上身也轻盈温暖,无缝贴合。”一位解说员在该内衣品牌的直播间里表示,在耐心向消费者解释产品如何“自发热”后,产品在短短几分钟内就卖出了5000多件。

随着以“自发热”面料为代表的冬季“工艺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迷恋内衣。 “自发热内衣”堪称内衣行业的“黑科技”,价格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已经逐渐占领各大电商平台。 “‘自发热内衣’的成分是什么?”很多消费者都在问这个问题。

业内人士介绍,自从“自发热内衣”市场发展以来,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面料,包括羊毛、丝绸、粘胶、晴纶等,而市场上最畅销的产品主要包括它据说用的是德国产的天鹅绒。 (称为德国天鹅绒)面料。 “Dron”是一种化纤混纺面料,主要成分是腈纶,与氨纶和涤纶混纺,结构表面含有一层化学物质。该面料由德国拜耳公司发明,英文名称为De Velvet。”“意思是德国天鹅绒。”某内衣品牌的详细页面介绍了De Velvet面料。

国家纺织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研究员王宝军介绍,大多数所谓的“自发热内衣”,当纤维吸水时,纤维分子中的亲水基团与水结合并产生热量。水分子的动能减少并转化为热能并释放出来。纤维的吸湿性越大,吸湿过程中散发的热量就越多。

“当‘自热’面料吸湿饱和后,它就不再吸收水分和产生热量,而是吸收体热并释放水分。这意味着‘自热内衣’的温度会快速上升和下降。”张婷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表示,“自发热内衣”上半身吸收水分和热量4至5分钟,或者5至6分钟,然后温度升高。他说会上涨。穿着20-30分钟后,面料基本停止发热。

“自热内衣”仍需证明文件

“自发热内衣”的保暖性与其他材质的内衣相比有何不同?

据此前媒体报道,江苏省镇江市消费者协会委托江苏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对内衣的“保温率、传热性能、吸湿发热”等功能进行检测,并频频进行检测。据说是用来做的。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刊登广告。研究人员分别在6个平台购买了7件“自发热内衣”,从产品性能标准可以看出,各品牌在广告时打出“保暖”、“自发热”的标语,但大多数品牌都在做广告。它。产品实践守则与“寒冷天气内衣”无关。镇江市消协一位官员表示,各平台商店货架上的“自发热内衣”有一定程度的夸大。

如今,同质化产品较多,消费者对于如何选择质量有保证的“自发热内衣”感到困惑。 “我比较怕冷。”前阵子,我偶然在网上看到一个防寒服的广告,说是“自热”,于是我就冒险下单了。北京丰台区的赵先生坦言,这次网购交了“智商税”。

据记者调查,我国目前尚无保暖内衣国家标准,只有一项纺织行业标准《吸湿发热针织内衣(FZ/T 73036-2010)》,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针织品分技术委员会负责管理。吸湿发热内衣采用吸湿发热材料制成,面料最高温升必须达到4以上,且穿着30分钟内平均温升。热值指标是指只有在规定的温湿度实验环境下满足3以上条件的内衣才被认为是吸湿发热内衣。

“‘自发热内衣’是一个很好的起点,但我们仍处于概念优于现实的阶段。”例如,他表示,“自发热”功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在非常干燥的环境中,它没有吸收热量的能力。其次,纤维的吸湿和散热是一个动态过程,如果水分不能及时排出,纤维就不容易保持恒温。如果它被湿气“饱和”,就会给佩戴者带来不适。消费者不要被所谓的“黑科技”把戏所蒙蔽。理性消费最重要。

《中国质量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服装搭配_服装搭配的技巧_衣服的穿配法_服装搭配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zdapei.com/33252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