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潮流前线,潮流服装行业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胡慕然、张智深圳报道。

休闲服饰零售品牌Trend Frontline的母公司S.T.苏特(002503.SZ)的退市,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以往,说到休闲时尚的代表品牌,总有一个走在潮流前沿。瞄准韩国时尚潮流,Trend Front先后签约陈慧琳、谢霆锋、宋慧乔等著名影星担任品牌代言人,在服装市场上掀起空前的热潮。 2015年,创始人马洪、黄晓轩入选胡润富豪榜,以160亿元身家位列榜单第150位。

然而,这种势头近年来并未持续,*ST Soute业绩大幅下滑,Trend Frontline也成为继拉夏贝尔之后第一个跌至一线的服装品牌。 -股市。

近日,*ST索特公告称,公司获得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的333.60《事先告知书》股股票。因该股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跌破1元,达到退市指标,深交所拟对该公司实施摘牌。公司决定注销股票,可转换公司债券上市交易。 *ST苏特停牌前已连续15次跌破跌停,股价维持在0.42元/股,市值仅为12.82亿元。

从鼎盛到退市,这个服装品牌经历了什么?

从巅峰到退市

公开资料显示,*ST苏特成立于2005年12月,主要涉足「潮流前线」,但当时是「米裤」、「米裤」等服装界的一大品牌`` Jeanswaist”和“Cemiru”都有。他对时尚潮流很敏感,并建立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当时Trend Front非常流行韩流和韩风,为了延续这种流行并给品牌带来韩国的感觉,他们在标志中加入了韩文。 “我们还花钱请明星代言。”在短短四年多的时间里,“潮流前线”通过直营和加盟相结合的方式,在中国30个省份开设了近1000家门店。

2010年,母公司*ST在深交所上市,先后收购“ELLE”、“饭麦”、“熙世杰”、“云丝木香”等品牌。几年后,公司将大力转型供应链业务,将目标口号从“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青年休闲服饰品牌企业”转变为“成为中国时尚生活行业领先的综合服务商”。改变了。有12 家供应链管理公司是从这个想法开始的。

2023年,转型成果将见分晓,ST索特销售额将达到185.2亿,“潮流前列”被称为“中国版优衣库”。不过,也许这次改变是成功的,“潮流锋线”也忽略了自己的品牌设计,改为从外部购买成品,导致“潮流锋线”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自己的风格。它会变得像一家把所有东西都放进服装大卖场的公司。

2023年,转型供应链的弊端再次加剧。受疫情影响,供应链管理业务上游供应商及下游客户复工复产延迟,导致全年业绩亏损。此后它已经下降。财报显示,*ST苏特2023年至2023年营业利润分别为86.27亿元、51.76亿元、14.38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7亿元-7100万元, -34.1亿元。各-19.01亿元。今年一季度,公司营业利润7900万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23亿元。 *ST苏特仅2023年至2023年的总亏损就超过70亿元。

美邦服饰、波司登、红蜻蜓等上市鞋服企业前高管、良奇品牌创始人程伟雄在《华夏时报》向记者表示,转型后*ST苏特的营收将是最多的,不过,整合的供应链报表毛利率较低,在市场正常时可以持续,但当面临环境变化的影响和容量时,这种收入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对风险的容忍度差是难以维持的。

程伟雄表示,“流行趋势方面的问题是品牌定位很难理解。每个品类的风格都被划分为品牌。品牌矩阵看起来很丰富,但用户”世界的需求却截然不同来自其他人的,”他说。线下店内体验不断萎缩,进一步加剧了Trendfront业绩下滑。 ”

金正日董事长何全镇也在《华夏时报》向记者表示,《潮流前线》在品牌定位、设计、供应链等方面都存在缺陷。如今的品牌注重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不断推出新产品,但缺乏“潮流前沿”的创新,产品更新缓慢。一些国内传统服饰品牌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市场竞争加剧、消费升级、品牌定位不明确、供应链不稳定等。而且,一些传统服装品牌面对电商、快时尚等新兴业态缺乏创新和变革,市场份额逐渐流失。

退潮后你去哪里?

无论是国内传统品牌“潮流前线”,还是海外快时尚品牌“HM”、“优衣库”、“ZARA”,似乎都在逐渐失去吸引力,近年来出现了“ “关店潮”出现了。以H&M为例,2023年至2023年,H&M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将从479家缩减至360家。本月,H&M 将开设其在中国最大的门店之一,并关闭三里屯太古里旗舰店。

中国工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先生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 “事实上,不仅是潮流服装品牌,大多数品牌门店都在关门、经营亏损。原因是近年来消费模式发生了变化。在云消费时代,消费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障碍,和地理因素,线下实体店的运营成本远高于线上店,除了房租、人工、代理等成本之外,这种风险也是有成本的,就是分销成本。大批量的货物以及过程中产生的损失也必须核算。品牌服装的未来是在线直销。

营销专家张亚志也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近年来,国内快时尚品牌增加了品牌数量,提高了产品质量,不断调整策略以适应市场发展。销售渠道多元化。本次重组选择品牌的原因也类似。首先是品牌形象过时,跟不上市场发展趋势,其次是产品设计、质量等方面存在问题。三是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包括成本管理不到位、渠道管理不到位。

“未来服装类上市公司存在退市的可能性,但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公司自身经营状况和市场发展趋势来确定。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品牌需要加强建设、完善“我们积极拓展多元化经营,优化销售渠道,保持盈利能力和稳定发展。”张亚志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服装搭配_服装搭配的技巧_衣服的穿配法_服装搭配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zdapei.com/32253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